当前位置 > 首页 >详细页面
    联系我们

    地址: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武汉体育学院

    联系:梅博威

    手机:

    Q Q:1210011603

    小程序

    舞龙灯的寓意与醒狮的道具

            2019-08-21 10:15:13        5602次浏览

    中国是龙的故乡,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自居,龙是五瑞兽之首,龙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图腾文化,自古以来,有关龙的传说浩如烟海,龙也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,伴随着时代的发展,舞龙灯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,成为企事业单位,群众团体歌颂祖国,礼赞幸福生活的隆重热烈的艺术活动。

    龙灯也叫“龙舞”,身长20米左右,直径60---70公分,内用铁丝做成圆形,安上灯泡或蜡烛,外用纱布包裹涂色而成,舞龙者由数十人组成,1人在前用绣球斗龙,其余全部举龙,表演“二龙戏珠”,“双龙出水”,“火龙腾飞”,“蟠龙闹海”等动作。

    龙灯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节日传统灯彩,流行于,相传龙是吉祥的倾向,因此民间每逢春节,元宵节,灯会,庙会及丰收年,都举行舞龙灯的活动,一般用竹,木,纸,布扎成,节数不等,均为单数,其形象按颜色不同,可分为“火龙”深圳舞狮,“青龙”,“白龙”,“黄龙”,每节内能燃烧烛的称“龙灯”。

    耍龙灯习俗。

    新春佳节,在我国广大城镇,有“耍龙灯”的习惯。

    “耍龙灯”也叫“舞龙”,又称“龙灯舞”,是流行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。

    我国古代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,相传,古人把龙,凤,麒麟,龟称为四灵,造型优美,绚丽多采,线条刚柔相济,在历史条河中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,早在商殷时代,铜器和骨刻上就有龙形图案,周代铜器的龙纹已渐趋完整,“耍龙灯”在汉代民间已相当普遍了,唐,宋时期的“社火”,“舞队”表演中,“耍龙灯”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,宋代吴自牧著的《梦梁录》中记载:南宋行都临安(今杭州)“元宵之夜……草缚成龙,用青幕遮草上,密置灯烛万盏,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,”。

    在古代,人们把“龙”作为吉祥的化身,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愿望,因此,用舞龙祈祷神龙的保,以求得风调雨顺,四季丰收,人们舞起用竹,铁结扎,外用绸缎或布匹制作的彩龙取乐,表现欢快的心情,经过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制造,到现在“耍龙灯”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,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,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。

    “耍龙灯”的表演,有“单龙戏珠”与“双龙戏珠”两种,龙身由许多节组成,每节间距约五尺左右,节称一档,组成龙身的“节”,一般都是单数,(如九节,十一节和十三节的),部分也分轻重不同,一般重量约三十多斤,龙珠内点蜡烛的称“龙灯”,不点的称“布龙”。

    醒狮是融技击,跳舞,音乐等为一体的文明活动,扮演时,锣鼓擂响,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,这称为"开桩",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,另一人头戴笑面"大头佛",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,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,狮子动作有"睁眼深圳舞狮表演","洗须","舔身","抖毛"等,首要套路有"采青","高台饮水","狮子吐球","踩梅花桩"等,其间"采青"是醒狮的精华,有起,承,转,合等进程。

    醒狮是具戏剧性和故事性,"醒狮的采青"历经变化,派生出多种套路,广泛撒播,遂溪醒狮在扮演上从传统的地狮逐渐发展到凳狮,由凳狮又发展到高台狮,高竿狮,由高竿狮又发展到桩狮,桩狮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,如增加了走钢丝,腾空跳等扮演类,的桩挨近3米,跨度达3.7米,充分体现了"新,高,难,险"的特征,被誉为"中华一绝"。

    醒狮的道具外型特征是:狮头额高而窄,眼大而能滚动,口阔带笔,背宽,鼻塌,脸颊饱满,牙齿能隐能露,扮演分文狮,舞狮和少狮三大类,经过在地上或桩阵上腾,挪,闪,扑,回旋,飞跃等高难度动作演绎狮子喜,怒,哀,乐,动,静,惊,疑八态,体现狮子的威猛与刚毅。

    网友评论
    0条评论 0人参与
    最新评论
    • 暂无评论,沙发等着你!
    被浏览过 4626648 次     店铺编号9293916     网店登录     免费注册     技术支持:任我学     孙翠翠    

    14

   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