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外,还要调整好着墨胶辊与印版面间的接触位置。若着墨辊调得过高时,版面得不到均匀、充足的油墨涂布量,并容易因着墨辊在版面打滑而产生印刷杠痕。
胶印机输墨部分的各墨辊基本采用一软一硬的配合模式,辊间的压力调整过大时,硬辊(窜里辊)与软辊(着墨辊、匀墨辊)之间发生严重的挤压,软辊在压力作用下,接触面产生下陷而两侧微鼓影响油墨转移从而产生“条杠”,或者窜墨辊换向时间与滚简运转不配合时,窜墨辊的窜动影响墨辊上的墨量而产生“条杠”。解决方法:按规范顺序安装各辊工作位置,准确调整各辊与窜墨辊的压力,压迹宽度约为3-5mm,窜墨辊的每次换向应在滚筒空挡时间内完成。
当第二根粉墨辊与印版滚筒空挡接触时,也使窜墨辊经历被顶高又落下这个过程,此时根着墨辊正处于印版内,落下的窜墨辊冲击根着墨辊而产生“条杠”。同理,第三、四根着墨辊也会对印版产生“条杠”,因而整个版面出现时轻时重的“条杠”群。解决方法:经常检查各墨辊的直径与轴线公差精度,确保墨辊的正常工作状态。按规范顺序准确地调整各里辊与印版压力,一般可调整到压迹宽度依次为5mm、4mm、3mm,并保证着墨辊的轴向窜动小于0.3mm。
胶印印刷离不开水,印刷的全过程用水量太多太少都不行。要掌握好墨与水平衡关系,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,这是靠我们机台人员日积月累经验的一项技能。一般来说,在没有密 度仪的情况下,一张印好的产品放在看样台上,查看它的墨层印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