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相关政策扶持以及工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下,我国机器人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,自2013年以来,我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。在资本市场的热捧和各地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下,国内机器人产业迅速升温,产业规模持续扩大,新设企业不断增多,许多传统机械制造、家电等企业也纷纷向机器人领域拓展,自主品牌机器人产业体系正在逐渐形成。
但同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机器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,产业化能力不强,企业发展良莠不齐,“小、散、弱”问题突出,行业存在高端产业低端化发展风险。总体而言,我国机器人企业同国外企业相比,还存在相当程度的差距。
《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针对这一问题,将“积极培育”作为主要任务之一,提出要在“十三五”时期“加快培育管理水平先进、创新能力强、效率高、效益好、市场竞争力强的,打造知名度高、综合竞争力强、产品附加值高的机器人国际知名品牌。大力推进研究院所、大专院校与机器人产业紧密结合,充分发挥带动作用,以为引领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,带动中小企业向‘专、精、特、新’方向发展,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局面。”